搜索 海报新闻 融媒体矩阵
  • 山东手机报

  • 海报新闻

  • 大众网官方微信

  • 大众网官方微博

  • 抖音

  • 人民号

  • 全国党媒平台

  • 央视频

  • 百家号

  • 快手

  • 头条号

  • 哔哩哔哩

首页 >山东新闻

我眼中的薛其坤③丨得知儿子获奖后,86岁母亲说得最多的三个字就是“好好干”

2024

/ 06/24
来源:

海报新闻

作者:

张稳 解强民

手机查看

 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稳 解强民 通讯员 张圣虎 临沂报道

  6月24日,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,山东临沂籍科学家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的崇高荣誉。据了解,现年61岁的薛其坤,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。

  薛其坤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西峪村,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,自己是一艘从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,“沂蒙山里出来的孩子,不怕挫折。”

  24日下午,在薛其坤的家乡蒙阴县,他86岁的母亲孙云花告诉海报新闻记者,听到儿子获奖的消息后非常高兴。采访中,老人挂在嘴边最多的三个字,就是叮嘱儿子“好好干”。

薛其坤母亲

  “叫他继续努力,好好地干,更好地为国家作贡献。”孙云花说,薛其坤是家里的老大,从小就学习特别好,还非常能吃苦。“那时候特别穷,一年的收成不够半年吃的,其坤从小上学就特别苦,那时候只能借钱让他去上学。上学带着的煎饼,都是掺着花生皮糠(把花生皮磨碎了掺到煎饼里)。”

  孙云花还记得,当时薛其坤考上山东大学,“要去济南上大学,俺借了一块布,给他缝了一件褂子,他穿着去上的大学。”

  孙云花说,薛其坤从小就特别听话,什么事都不用他们操心。“俺也不识字,从小就没人管他,都是他自己学,靠自己。我也没见他回来写过作业,放学回到家就得干活,拾柴火,一大早起来帮我烧火。”

  薛其坤的堂弟薛先生告诉记者,他比薛其坤小八岁,从小堂哥就是弟弟妹妹们的榜样。

  薛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在读书的时候,正好薛其坤在读博,所以两人接触的比较多,从一开始的经常写信,到后来的发短信、打电话,现在每年最少也会见一次面。

  勤奋,聪明、吃苦耐劳,是薛先生对堂哥最深的印象。“从小学、初中到高中,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从小就是家里、村里的榜样。当时乡镇上有高中,但是因为他学习成绩特别优异,就被选到了县里读高中。”

薛其坤

  薛先生说,在薛其坤的带动下,家族里出了很多高学历人才。除了薛其坤,他还有两个堂兄弟都是博士,“我们的下一辈,也有一个外甥是博士,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研究生。他对下一代的学业要求特别严厉,每年过年回来,都会当面指导他们的学业,教育他们要好好努力。”

  薛先生还专门提到了薛其坤被称为“7-11”院士一事。“早晨七点开始工作,一直到晚上十一点,那是他在日本养成的习惯。当年他独自一人到日本求学,那段时间受了很多苦。”

  上世纪九十年代,薛其坤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期间,一周工作6天,早上7点来实验室,晚上11点之前不许离开。薛其坤对那段岁月记忆犹新:“每天就是三件事,吃饭、睡觉、搞科研。有的时候困得坐在马桶上都能睡着。”

  除了体力和毅力上的考验,语言不通则是精神上的折磨,但薛其坤凭借扎实功底和超常付出,取得了实验室三十年来最大的科研成果,这是日本东北大学近三十年来最重要的成果。

  薛先生说,当年,薛其坤在日本的导师,还专门来到了薛其坤的老家。“薛其坤这么优秀,要来看看到底他的家庭是什么样子的。”

薛其坤对老家村里青年学子的寄语

  6月24日,在被问到如何看待被很多学生称为“7-11”院士时,薛其坤说,“从我年轻时代,进入正式的科研领域以后,我一个最大的特点,就是非常勤奋,可能这是大家对我非常勤奋的工作作风的一种肯定吧。”

责编:李云霞

审核:高娜

责编:高娜